所在位置: 首页>  党史研究>  资政研究

深挖红色资源潜能以红色旅游赋能吉林经济振兴

2022-12-20

吉林省作为东北抗联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和新中国汽车工业、新中国电影事业和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红色资源类型多样,底蕴厚重,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为更好发挥红色资源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从挖掘红色资源潜力、打响红色资源知名度、创新红色资源开发思路等方面入手,探索以红色旅游为着力点的吉林省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路径,助力吉林经济振兴。

一、吉林省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红色资源发展现状

我省红色资源呈现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显著等特征,跨越党组织发展早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四个历史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革命遗址269处,烈士纪念设施541处、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28家、馆藏革命文物6000余件。

目前,我省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比例偏低、基础修缮和设施建设滞后、红色教育内容形式创新不足等问题。

1、我省已经被认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数量较少。吉林省现有红色资源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保护单位59处,市级保护单位34处,县级保护单位87处,未定级保护单位383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6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6处,未定利用级别424处。此外,还有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42处。

2、受财力所限,我省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部分红色资源或年久失修、或濒临破坏,或开发受阻。例如我省四平市财政比较困难,那里的重要革命遗址损毁得比较严重。以李富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西满分局旧址是非常重要的革命遗址,位于双辽一座天主教堂,因没有保护经费,年久失修,于2005年倒塌。

3、红色资源教育点参观形式、讲解形式大同小异。重参观展示,轻科技运用,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地场馆或遗址遗迹的解说词基本以叙事为主,缺少对人物和事件精神内涵的阐释与展示。场馆布置基本都是雕像、图片加一些实物,个别的有几段视频,真正从人物个性和遗址遗迹特点出发,进行深入挖掘再创作的很少。

(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涌现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路线。现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有8处16个景区,A级景区7个,其中5A级1个、4A级3个、3A级3个。另外,有23处红色资源于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还设计推出了“吉林省百佳红色旅游地(旧址)”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省内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权威名单和红色旅游的路线指南。

我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2017年至2021年底,我省4年间累计接待游客3305万人次。2021年红色旅游热度TOP10省份中,吉林省热度涨幅为196%,位列全国第三位。仅2019年上半年,我省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即达到107.9万人次,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814.11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实现旅游总收入134.34亿元,同比增长20.60%。四平战役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敦化市寒葱岭战迹地等红色遗址成为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仅寒葱岭2020年即接待10万人次。

但在吉林省开发利用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还面临着宣传力度不足和东三省一体化等问题。一方面,我省红色旅游资源无法与天安门、井冈山、嘉兴南湖等国内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相比,导致红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偏低;另一方面,受东三省一体化影响,一些东三省共有的红色资源被黑龙江省和辽宁省抢先开发和利用。例如黑龙江省推出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牡丹江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等42个出行目的地,辽宁省推出了“不忘国耻·英勇抗战”“辽沈枪声·解放号角”“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等红色主题旅游线路。相较而言,我省红色旅游还缺乏自己的特色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红色旅游是吉林省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擦亮红色吉林品牌、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键途径之一。

红色旅游产业现已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新阵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年轻一代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日渐增强。红色旅游,是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方式,既能满足出行的需求,又能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的精神震撼,已成为超越了一般旅游业态的新业态。《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在2021年红色旅游客群中,90后、00后人群占比达到51%以上。

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还可以反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几年,红色旅游产业收入正在逐年增加。据国内有关研究测算,在中国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第三产业相应增加10.7元消费,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内需发展、促进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不断增长的红色旅游收入可以用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中。

现阶段,吉林省应从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潜力、打响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一)深入挖掘,“活”化红色旅游资源

可借鉴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法,按照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标志性景观符号等分类进行开发。

一是重点加强历史遗址遗迹开发。历史遗址遗迹是红色旅游资源创造的精神文化基础,包括革命遗址、文物等有形物质资源和名人历史事件等无形资源,可借助AR、VR、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红色文化数字馆、红色影像、红色纪录片等。我省可围绕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挖掘历史遗址遗迹的红色精神文化价值,通过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形式开发利用无形资源。

二是“红绿结合”协同开发自然景观资源。通过丰富景区旅游吸引物方法,按照“红绿结合”资源开发模式,巧妙融合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例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绿色、古色资源,以“黄麻起义发源地·中国第一将军县”为核心品牌,以黄麻起义纪念园红色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推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红安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我省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将长白山滑雪银山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针对现有开发项目中滑雪、冰上自驾、雪地摩托林海穿越、温泉康养、冰雪摄影、赏冰灯冰雕雪雕等项目存在的游客体验参与性不强的问题,可创造性开发一些融入红色资源的群体性、大众化冰雪运动项目,在冰雪运动中探寻抗联精神,感悟东北抗联武装斗争走过的艰辛历程,如参观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纪念馆、探寻王德泰军长英雄事迹等,使游客更好的感受革命先辈生存和战斗的艰苦环境,增强游客观赏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实现红色旅游与自然资源协同开发利用。

三是深挖标志性景观符号精神内涵。标志性景观符号蕴含着深厚的红色精神内核,具有标志性、特色性等特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衔接游客个体与党的精神认同,从而达到既能享受观光,又能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斗争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的目的。“三地三摇篮”作为吉林省的红色标识,承载着几代吉林儿女永不褪色的浴血奋斗、开拓创新的红色记忆,可以借鉴井冈山景区借助《念奴娇·井冈山》《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宣传开发形式,推出井冈火炬、井冈红旗等一批旅游文创产品的经验,设计并建设一批带有红旗轿车、长春电影制片厂、一汽建设、空军航空大学元素的标志性景观符号,还可以通过影像、图片、雕塑、邮票等不同形式的物质载体突出展示其标志性景观符号,如纪念碑、集团办公大楼、电影厂大门,并将其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传达给游客。

四是设计具有行为文化价值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借鉴“重走红军路”活动,精心设计“东北抗联红色游”“四战四平游”等精品线路,与此同时,将行为文化价值注入其中,通过“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活动和唱红歌、读经典、演话剧等形式,将重走革命道路、重穿红军装、重吃红军饭等集体性、参与性高的活动融入红色旅游线路中,通过唤醒集体记忆和红色文化体验,增强游客与革命历史情境互动,增强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二)擦亮品牌,打响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

一是积极推动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创相结合。通过举办红色文创产品展销活动、设立“红色记忆”“党史印记”“红色足迹”等网上展馆,创新利用和传播吉林红色文化,打造吉林省红色资源、红色旅游的对外宣传阵地,实现红色资源与文化产业创造力相结合,推动吉林红色资源“活起来”向“火起来”转变。例如,可以学习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推出《成功从这里开始——龙岩》邮票珍藏册、长汀中复村主题邮局开业纪念封、共和国邮政摇篮展览馆开馆纪念封、“红古田”系列等文创产品的成功经验,向国家邮政部门申请,在我省红色旅游景点印发相应邮票珍藏册、纪念封。大力推进文化文物单位与文创产业企业的合作,鼓励省内文创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我省红色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市场营销中来,推出一批具有吉林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二是强力打造联动宣传模式。为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可借鉴“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旅游系列媒体采风活动,发挥权威媒体导向力,通过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渠道大力宣传我省的红色旅游资源,由国内专业采风团队收集、整理、制作相关视频图片进行报道,充分宣传展示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同时,结合新媒体宣传特点,以权威媒体为主阵地,同步学习强国、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自媒体平台等传播关于我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图文快讯和深度报道,全方位、全媒体宣传展示吉林红色旅游资源,提高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如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与吉林电视台合作拍摄了8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百年红星耀吉林》、6集大型东北抗联专题片《信仰的光芒》以及与吉林电视台“好好学习”栏目联合制作的电视片《红色血脉》。

(三)创新思路,做好统筹发展的项目规划

要创新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在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可将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相结合,落实全局规划,通过积极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打造主题鲜明、覆盖全面、经济效益强的精品旅游路线和有吉林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

一是突出红色资源点线面主题意义。按“有迹可循、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设计思路,结合红色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和当地特有文化历史、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打造星火燎原主题游(长春、四平、通化、松原、延边)、抗战十四年主题游(吉林、通化、白山、延边)、迎接解放主题游(白山、四平、吉林、长春)、工业基地伟大成就主题游(长春、吉林)、抗美援朝主题游(通化、延吉)等精品旅游路线,扩大旅游经济覆盖范围、地区,推动吉林红色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打造吉林省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动能。

二是以“红色旅游+”模式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要强化红色旅游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与会展旅游、影视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结构相符的红色旅游区,形成以红色旅游为驱动、多产业相互融合的红色旅游产业经济。例如让“吉林红”亮相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东北亚博览会、冰雪节、航空展;与旅游示范机场、旅游企业、航空公司开展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航空旅游线路,以红色旅游带动吉林省通用航空行业企业发展;推出“红色旅游+”研学旅行套餐、休闲旅游套餐,引导游客在研学、休闲游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

三是创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和产业经济培育,借助电商短视频、网红主播等形式,以红色资源文创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博物馆旅游等产业经济模式为带动,助推文创产业、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同频共振。通过全方位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活化吉林省农村经济,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这方面可以借鉴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通过红色旅游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带领当地村民走上致富增收之路的先进经验,在我省各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农村电商进驻,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能十分方便地购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产品,并成为这些农村电商的长期客户。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