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历史影像>  党史印记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吉林

2021-08-30

口述者简介: 何霭仁, 时任吉林市毓文中学国文教员。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天安门大会及学生、工人等示威游行之后,立即由那里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学生组织,打电报给吉林的学生组织。吉林各中等学校的学生自治会,首先是毓文中学,其次是吉林一中、一师等学生组织起来,酝酿、组织发起响应北京大会的运动。各中等学校的学生组织和省立师范小学的一些教师,经过三天的开会讨论,遂于5月9日、10日起来联络工商会等社会团体,在后鱼街公众运动场举行了爱国群众大会,同北京学生运动一样,高喊“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冶、“废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誓死争回青岛”和“抵制日货”等口号,进行了声势浩大地爱国示威运动。吉林各界的群众大会是5月11日举行的。各地学生都举行讲演,群众为之大大感动,爱国热情为之振奋。

那时吉林各中等学校都早已有了学生自治会,运动前又组织了各校学生联合会。生于吉林省宁安县的马骏,正是北京天安门大会的天津南开代表之一。他虽没来吉林,却派了吉林籍的学生以归乡省亲的名义到吉林、长春,同当地学生组织密切联系。京津大中学校学生组织和吉林的学生组织就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从那时起,由伟大的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宝贵种子,就在吉林省各地种下并发芽滋长起来。

五四运动之后,各中学、专门学校,还有省立模范小学等学生组织都进一步健全起来。各学校也都办起自己的校刊。毓文中学首先出了《毓文周刊》,接着吉林一中、吉林女师、吉林一师、吉林女中和省立模范小学的不定期期刊,纷纷出版。

毓文有求学京津的进步人士关心指导,如天津南开的马骏、张云责,北京大学的李铭勋[①]、萧博夫等人。他们使该校首先组织起来学校图书馆和《毓文周刊》。毓文图书馆为吉林广大青年由津、京、沪等地运来新的书籍和报刊,主要有《新青年》、《北大新潮》等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等进步人士的著作,后来陆续运来的有《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国民日报》的《觉悟》和《北京晨报》的《晨报副刊》三大副刊。这样,吉林学生得以早日读到了新文化运动的著名报刊,进一步认识了时代形势,知道了什么是十月革命,列宁是什么人,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劳工神圣”[②]。不仅读到了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也读到李大钊的论资本主义和论帝国主义的文章,并进一步读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张云责写的《大胆》和主办的刊物《春鸟秋虫》的出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奉系军阀对吉黑两省地更大压迫和剥削。再加上共产党员马骏1923年至1925年间由天津来吉,任毓文中学教师,介绍新书,热心教学,使学生们逐渐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帝国主义对中国地迫害加深了认识。

1920年至1924年间,吉林各学校先后办了自己的图书馆,吉林省立模范小学由先进教师十人组织了读书会。不仅读书本,吉林广大的青年,首先是毓文和女子中学两校学生还行动起来,反对旧礼教,主张男女同学社交公开;倡导女子剪发,婚姻自由;反对读《经书》,主张写白话文。其间有毓文教员何某组织了“国语研究会冶,创办了“国语函授学校冶。新剧的排演和体育运动的提倡,也越来越盛。各校青年学生中的前锋人物有毓文的田成玉、官天民,吉林一中的高铁梅、乐永天,吉林女中的韩桂琴和长春二师的郑健。郑健是在武昌大学加入共产党后来长春入学并工作的。稍后还有已知的共产党员宋聿修和刘弄潮二人,不过宋并没活动。而刘在授课时进行宣传活动。郑和刘两人是马骏被捕就义[③]以后一个时期,吉长两地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以新文化运动工作为已任的吉林青年和他们的诸种刊物(包括利用各地报刊,特别是报纸副刊)打击了腐朽的政客和军阀官僚。对地方代表的封建地主豪绅,也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如对永吉县巨绅、当时的永吉县教育局长韩世卿的围攻和对做过吉林教育厅长的王伯康和刘芳圃地斗争,都是在群众中印象最为深刻的。

新文化运动在吉林如火如荼地发展,不仅唤起了千千万万群众的爱国心,同时也让群众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而不只是土劣和奉系军阀政客深恨吉林青年,就连日本帝国主义通过“领事馆冶的警察特务(所谓“黑帽子们冶),也将这些进步青年列入黑名单。由此可知,五四运动经过五卅直到伪满,吉林青年和知识界人士受迫害和屠杀的事件很多,除了各事件发生时当时政治活动本身之外,还有甚为敌人念念不忘的“深仇宿恨”在里面。

 

〔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吉林市口述历史资料汇编(一)》,2013年版,第9—11页〕



[①] 即李光汉。

[②] 蔡元培作,载《新青年》

[③] 即1928年。